非淋
非淋即非淋菌性尿道炎,是一种由淋球菌以外的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炎症,属于性传播疾病。
一、病原体
非淋的病原体主要包括沙眼衣原体、生殖道支原体、解脲支原体等,也可能涉及阴道毛滴虫、白念珠菌、单纯疱疹病毒等。
二、症状表现
-
男性症状:
- 尿道刺痒、疼痛、烧灼感。
- 尿频、尿急。
- 尿道口轻度红肿,有少量稀薄的分泌物。
-
女性症状:
- 宫颈炎,如白带增多、宫颈外翻、充血、糜烂。
- 黏液脓性宫颈炎,可出现子宫颈外翻、充血、水肿、糜烂等症状。
- 用棉拭子插入宫颈管或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,易引起出血。
三、传播途径
- 性接触传播:是主要的传播途径,通过与患者或携带者进行性接触而感染。
- 母婴传播:患有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孕妇可以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,或妇产科医生和母亲的手指将病原体带给新生儿。
- 间接传播:通过衣物、日常用具等进行传染,多发生于儿童。如使用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用过的衣物、床上用品、毛巾、抽水马桶等。
- 医源性传播:在给病人注射或换药时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,可能通过医源性感染引起。
四、诊断方法
- 病史询问:了解患者的婚育史、性生活史、既往病史等。
- 体格检查:检查生殖系统发育情况,有无异常包块,通过直肠指诊了解精囊和周围组织是否有粘连等。
- 实验室检查:如尿道分泌物培养、核酸检测等,以明确病原体。
五、治疗方法
- 药物治疗: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,如阿奇霉素、盐酸多西环素、氧氟沙星等。药物能够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,从而减轻炎症症状,促进病情恢复。
- 日常护理:注意个人卫生,勤换内裤,避免不洁的性行为。同时,患者还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增强身体素质。
- 饮食调理: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如小米粥、南瓜粥、山药粥等,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物质,提高身体免疫力。
六、预防措施
- 避免不洁性行为:保持性伴侣的固定,正确使用安全套。
- 注意个人卫生:保持生殖器及肛周清洁干燥,勤换内裤,避免与他人共用洗浴用品。
- 定期体检:定期进行性健康检查,及时发现和治疗性病。